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30年,这项伟大的经济成就恰恰建立于中国丰裕的劳动资源及其决定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之上。入世之后的这些年,中国经济充分发挥了比较优势,承载其比较优势的载体就是劳动密集的制造业。由于最大限度地承载就业,中国经济悄然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世界工厂”有其负面的一面,但“世界工厂”满足了中国巨大的就业需要,而一个13亿人都有活干的经济怎能不是一个“奇迹”?
笔者并非不重视高新技术产业,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贫乏的基本约束决定,就业仍是中国经济的第一要务。中国还有几亿农民兄弟,他们知识不足、技能贫乏,需要劳动密集的制造业来吸纳他们就业。高新技术产业当然好,但问题是发达如美国,也不能所有人都去做高新技术产品,而且高新技术产业未必如我们想的那么赚钱。从经验来看,新技术、新产品不仅投入大,而且风险也高。不少跨国公司每年要花费几十亿美元用于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然而只有5%左右的项目可以成功申请专利。在这些专利项目中,又最多有一二成能投入商业生产,带来回报。所以,今天美国也不是只在和我们竞争高新技术产业,而是在和我们竞争能够吸纳就业的制造业,他们已经在采取措施鼓励制造业回流。
可见,我们应该关注的,仍是广大农民工赖以改善生计的制造业。它们经不起雨打风吹,最易受国际金融危机伤害。这些年,由于经济发展,我们的劳动成本大幅上升,已经高于好些周边国家,使我们部分丧失了劳动密集的产业优势,但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未来十多年仍然存在,制造业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强项,而且中国企业从事的多是有关人的基本需求的产业,这些产业其实永远是朝阳产业。吃穿住行用是人的基本需求,如果有关吃穿住行用的产业不可持续,世界上就没有可持续的产业了。因此,占领了世界市场的“中国制造”不会是低端产业、夕阳产业,即使劳动成本上升,也不意味着我们丧失了制造业竞争优势。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丢掉了制造业,那么就是自废武功。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只要我们把品质做得更精,质量做得更好,就仍然会有竞争力。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强国德国的经济一枝独秀,充分显示了制造业的经济增长和稳定功能。因此,我们仍要坚持转型升级,而升级比转型更重要。过去企业生产衣服,很难转型去生产飞机,升级则不一样,还是做衣服,但是经过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品质改善了,附加值就会提高。例如,国内就有制伞企业进行产品升级,从生产一般伞品,到生产降温伞、不沾水伞、超强防风伞、自开收伞等产品,虽然遭遇金融危机,也没有受到严重影响。
我们当然需要高新技术产品,但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现实状况。即使这一天到来,中国也应该既是一个能生产“高、精、尖”产品的制造业强国,也是一个生产高品质产品满足人们吃穿需求、最大限度满足国内就业需求的制造业大国。